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中國傳媒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綜合考試[文學]》考試大綱
一、考試的總體要求
《文學綜合》是文學專業的基礎。內容包括中國古近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當代文學、歐洲文學四部分。要求考生較為全面系統地掌握古今中外文學的發展歷史、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文體、文學流派、文學思潮,并具有綜合分析以上文學現象的能力。
二、考試的內容
考試內容分為四部分:中國古近代文學、現代文學、當代文學、歐洲文學
中國古近代文學部分:
(一)先秦文學
1. 詩經的思想內容、藝術成就及其地位與影響
2. 先秦歷史散文:左傳
3. 先秦諸子散文:莊子
4. 屈原《離騷》和楚辭
(二) 秦漢文學
1. 秦漢散文和辭賦
2. 司馬遷與《史記》
3. 班固和漢書
4. 漢代樂府詩
5. 五言詩的起源和發展:古詩十九首
(三)魏晉南北朝文學
1. 建安文學與正始文學
2. 晉代文學:陸機與左思
3. 陶淵明
4. 南北朝樂府民歌
5. 南北朝詩人:謝靈運、鮑照、謝眺、庾信
6. 魏晉南北朝小說:搜神記、世說新語
7. 魏晉南北朝的辭賦、駢文與散文
8. 魏晉南北朝的文學批評
(四)隋唐五代文學
1. 陳子昂與初唐詩壇
2. 盛唐山水田園詩人:孟浩然、王維
3. 盛唐邊塞詩人:高適、岑參
4. 李白
5. 杜甫
6. 白居易和新樂府運動
7. 古文運動和韓愈、柳宗元的古文
8. 晚唐文學:杜牧、李商隱
9. 唐代傳奇
10.唐代的通俗文學:變文
11.晚唐五代詞:溫庭筠、李煜
(五)宋代文學
1. 北宋詩文革新運動:歐陽修與詩文革新運動
2. 北宋前期詞:柳永
3. 蘇軾
4. 北宋后期的詩詞
5. 南宋前期文學:李清照、楊萬里、范成大
6. 陸游
7. 辛棄疾
8. 南宋后期文學:姜夔、嚴羽的文學批評
9. 話本
10.遼金文學:元好問、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
(六)元代文學
1. 元雜劇的崛起與興盛
2. 關漢卿
3. 西廂記
4. 白仁甫 馬致遠
5. 元散曲的興起
6. 元代詩文
(七)明代文學
1. 三國演義
2. 水滸傳
3. 明代前期詩文
4. 明代戲。荷颦Z和吳江派、徐渭
5. 湯顯祖與牡丹亭
6. 西游記
7. 金瓶梅及明中葉后其他長篇小說
8. 明代擬話本:三言、二拍
9. 明中葉后期詩文:前后七子的復古運動、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
(八)清初至清中葉的文學
1. 清初詩文詞
2. 清初戲曲作家:李漁及其戲曲理論
3. 洪昇和長生殿
4. 孔尚任和桃花扇
5. 聊齋志異
6. 儒林外史
7. 紅樓夢
8. 清中葉的詩文:桐城派
(九)近代文學(晚清至五四的文學)
1. 資產階級啟蒙時期的文學:龔自珍
2. 資產階級改良主義運動時期的詩文:詩界革命和黃遵憲
3. 資產階級改良主義運動時期的小說:李伯元、吳趼人、老殘游記
4.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期的文學
中國現代文學部分:
(一)第一個十年(1917—1927年)
1. 文學思潮與運動:《新青年》文學研究會、創造社
2. 魯迅《吶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阿Q
3. 白話小說:冰心、葉圣陶、王魯彥、郁達夫、廬隱
4. 郭沫若《女神》
5. 新詩:湖畔詩人、新月派、早期象征詩派
6. 戲。何拿餍聭、“愛美劇”、“小劇場運動”及田漢、丁西林等話劇文學
(二)第二個十年(1927—1937年)
1. 30年代文藝運動發展的基本線索
2. 茅盾的小說成就及文學批評
3. 老舍的創作及“京味”文學
4.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憩園》、《寒夜》
5. 沈從文
6. “左聯”和左翼小說、京派小說、海派小說
7. 新詩:中國詩歌會、戴望舒
8. 魯迅雜文及《故事新編》
9. 林語堂的小品、及魯迅風雜文影響下的散文藝術
10. 曹禺的戲劇藝術
11. 30年代主要戲劇活動及夏衍、李健吾的戲劇創作
(三)第三個十年(1937—1949年)
1.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及40年代文學思潮、胡風文藝理論。
2. 趙樹理小說的大眾化、農民化的審美追求
3. 錢鐘書、張愛玲、孫犁等作家的小說
4. 艾青詩歌
5. 七月詩派對新詩的貢獻新詩
6. 第三個十年散文創作的特色與成就
7. 《白毛女》及 第三個十年中“劇場戲劇”的興起與繁榮戲劇
中國當代文學部分:
(一)50—70年代的文學
1. 文學的“轉折”與“文學新方向”的確立
2. 文學規范與對規范的質疑
3. “九葉”、“七月派”詩人
4. 農村小說:趙樹理和山西作家
5. 對歷史的敘述:《紅巖》、《青春之歌》、《李自成》
6. 話劇:《茶館》、歷史劇
7. 走向“文革文學”
8. “樣板”戲
9. “白洋淀詩群”、手抄本小說、天安門詩歌
(二)80年代以來的文學
1. 80年代文學的總體風格
2. 80年代初期的小說潮流
3. 80年代的詩:“歸來者”的詩
4. 新詩潮:“朦朧詩”與 “新生代”詩人
5. 80年代后期的小說:“尋根”、“先鋒”、“新寫實”小說及其他重要小說作家
6. “女性文學”及女作家的小說
7. 抒情散文、學者散文與隨筆
8. 90年代的文學狀況
歐洲文學部分:
1. 歐洲文學的淵流:古希臘至19世紀
2. 古希臘文學藝術:神話、史詩、悲劇
3. 古羅馬文學與中世紀文學:維吉爾的詩歌、《圣經》文學
4. 文藝復興時期文學:從但丁、薄伽丘、塞萬提斯、莎士比亞
5. 啟蒙運動時期文學:《魯濱遜漂流記》、盧梭與帕斯卡爾的懺悔文學
6. 歐洲現實主義文學:歌德、法國現實主義文學、19世紀英國及美國文學、19世紀俄羅斯文學
三、考試的基本題型
主要題型有:填空、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等。
四、考試的形式及時間
筆試,不需要任何輔助工具。考試時間為三小時。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