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復旦大學“材料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專業面向以微電子與集成電路制造、平板顯示制造、新材料生產與研發為主要發展方向的高新技術產業、科研機構等實際應用部門,為其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研發能力和管理能力的綜合型高級人才。學生通過2.5-5年的專業學習,畢業后具有承擔高新技術研發,高科技管理等部門相關工作的能力;并具有自身發展的潛力。
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批準((2002)39號文件),復旦大學自2002年起招收“材料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
平板顯示材料與器件
本專業方向將跟蹤該領域的學科前沿,通過相關基礎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當前正在迅速發展及應用的液晶顯示(LCD)、等離子體顯示(PDP)、有機電致發光顯示(OLED)、真空熒光顯示(VFD)、電子發光顯示(EL)和全息顯示(HG)以及新型發光器件等知識與技術,著重培養學生在信息顯示與發光領域的專業理論知識和研究技能,為學生在信息顯示材料與器件、發光材料與器件方面打下扎實的基礎,從而成為顯示和發光材料技術領域具有創新能力、研發能力和管理能力的綜合型高級人才。
主要專業課程:平板顯示、液晶物理學、有機電致發光、科學和工程計算基礎、平面顯示技術專題講座等。
集成電路制造與微分析
本專業方向著重培養學生微電子器件工藝與集成、新型電子封裝材料和失效分析等方面的創造能力。集成電路技術已進入深亞微米的制造領域,本專業培養適應信息產業集成電路制造和電子封裝技術中需要的高技術人才。集成電路制造包括研究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等微電子器件的新工藝;新型固體器件結構的研究、分析和模擬;集成電路的可靠性物理;IC制造業的質量管理;集成電路和微器件的設計制造、分析以及電子材料微結構分析。
主要專業課程:深亞微米IC工藝集成、半導體物理和器件物理、集成電路分析和設計、電子材料分析、半導體材料、微電子器件可靠性物理、電子封裝材料與工藝、電子電路設計與分析等。
新材料與技術
本專業方向主要涉及新材料的設計與制備、成型與加工、結構與性能、表征與分析以及服役性能的模擬與評價等。下設五個研究方向:復合材料、先進涂料技術、材料失效分析、發光材料及能源材料。強調新材料與現代化學的結合、新材料與工程應用的相互滲透,培養學生具有寬廣的知識面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并具備獨立研發新材料的綜合技能。
主要專業課程:材料化學(II)、聚合物物理(II)、聚合物材料合成與應用、涂料技術基礎課、科技創新與戰略管理、材料失效分析、腐蝕與防腐等。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