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行政管理專業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
培 養 方 案
專業代碼: 120401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的研究生應具有平衡的人格品質和良好的公共精神,具有高度的公民責任感和務實的科學態度,熟練掌握與運用公共行政的概念、原理和基本技能,具有理解公共問題的全局性視野和解決公共問題的專業思維方法,具有廣博的學術視野和較高的語言水準,對公共行政實務操作或理論研究有迅速適應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根據培養目標,本專業設置如下研究方向:
1. 公共行政理論
2. 制度分析與公共政策
3. 公共人力資源管理
4. 公共管理與政府改革
5. 公民社會與地方治理
三、學習年限
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基準學制為三年。第一學年和第二學年為課程學習時間,第三學年為科研時間,主要用于完成學位論文的撰寫。研究生在碩士學位論文答辯前應修滿規定學分。
提前完成培養計劃,成績特別優秀的,可以申請提前一年畢業。三年內不能完成全部學業的,可以先離開學校,以后可按學校規定的時間和程序申請返校完成學業,最長可延長至四年。在規定的最長期限內不能完成全部學業的,按照學校有關規定發給結業證書,不能獲得碩士學位證書。
四、課程設置及學分要求
碩士研究生課程學分不少于34學分,總學分不少于36學分。跨學科和以同等學歷考取的碩士研究生課程學分不少于38學分,總學分不少于40學分。
(一)學位公共課(計10學分)
1. 馬列經典著作選讀 108學時 4學分
2. 第一外國語 72學時 4學分
3. 專業外語 36學時 2學分
(二)學位專業課(計12學分)
1. 公共行政專題研究 54學時 3學分
2. 政府經濟學專題研究 54學時 3學分
3. 公共政策分析專題研究 54學時 3學分
4. 公共人力資源管理專題研究 54學時 3學分
(三)選修課(計10學分,其中本專業選修課至少6學分)
1. 公共行政經典著作選讀 36學時 2學分
2. 社會保障專題研究 36學時 2學分
3. 比較公共行政專題研究 36學時 2學分
4. 組織理論專題研究 36學時 2學分
5. 行政倫理學 36學時 2學分
6. 非營利組織專題研究 36學時 2學分
7. 比較公務員制度專題研究 36學時 2學分
8.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36學時 2學分
9. 市政管理專題研究 36學時 2學分
10. 政府績效管理 36學時 2學分
11. 社區治理與中國 36學時 2學分
12. 憲政原理 36學時 2學分
13. 組織與人格(組織行為研究) 36學時 2學分
14. 領導科學與領導藝術 36學時 2學分
15. 公共管理前沿問題研究 36學時 2學分
16. 公共危機管理 36學時 2學分
17. 公共選擇理論 36學時 2學分
18. 可持續發展的制度建設 36學時 2學分
19. 公共管理案例研究 36學時 2學分
20. 制度分析 36學時 2學分
21. 行政程序研究 18學時 1學分
22. 中國行政改革研究 36學時 2學分
23. 公共治理理論與實踐 36學時 2學分
24. 政府公共關系專題研究 36學時 2學分
第二外國語為非指定選修課 36學時 2學分
(四)讀書報告(計2學分)
在學期間應在本專業或本學科范圍內至少做讀書報告2次。
(五)補修課(計4學分)
1. 行政學原理 36學時 2學分
2. 管理學原理 36學時 2學分
五、其它教學環節
(一)科研論文
應在第一學年和第二學年分別提交一篇3000字以上的學年論文或高水平的調研報告,經導師評閱后計2學分。
(二)社會實踐
屬于應屆生的必修環節,由導師和學院組織落實,共36學時,不計學分。
六、培養方式
1.本專業研究生的培養,秉承多元化和個性化的教學理念,采用知識講授和案例教學相結合、集體討論與老師點評、專題討論與情境模擬、讀書報告會等多種教學方法,強調建立科學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注重培養質量,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將知識傳承與創新、科研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融合在教學的全過程中。
2.本專業研究生實行導師個人負責和導師集體培養相結合的培養機制。導師個人全面指導研究生培養計劃的制定、課程學習、科學研究和實踐工作,督促并檢查研究生在校期間的學習和科研工作,并對研究生培養的質量承擔相應的責任,在此基礎上,研究所充分利用導師集體的學術團隊力量和知識結構優勢,統籌指導研究生的培養工作。
3.本專業研究生人學后,應在導師指導下認真填寫研究生業務培養計劃書,導師應該階段性地檢查培養計劃的執行情況,考核研究生的培養質量,確保培養質量。
七、考核方式
1.課程考試注重考查研究生掌握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以及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學位課程按照學校規定以閉卷考試的方式進行,選修課程可采用面試、論文、答辯、閉卷考試、開卷考試等靈活的方式進行考察。
2.科研考核注重考查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和對學術問題的敏感性,主要是通過學年論文的撰寫、參與導師的課題研究和公開發表論文等途徑進行科研考核。
3.實踐考核注重考查研究生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分析和解決公共生活中出現的實際問題的能力,主要是通過參加社會實踐和撰寫調查報告等途徑進行考核。
八、學位論文的選題與撰寫
1.課程學習達到規定學分者,方準許進行學位論文的撰寫。
2.研究生應在導師指導下,選擇本學科前沿課題或有重要應用價值或理論價值的課題作為碩士學位論文題目。在充分準備的情況下,向導師組作開題報告。研究生在開題報告通過后按照國家和學校的有關規定獨立完成碩士學位論文的撰寫(不少于3萬字)。
3.導師應認真監督研究生學位論文的撰寫進程,檢查寫作質量,內容注重創新性,形式符合學術規范,確保學位論文符合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頒布的《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學術規范(試行)》(2004)和中國政法大學科研處制定的《中國政法大學學術規范》(2003)的要求。
九、論文答辯及學位授予
1. 申請學位必須符合國家學位條例規定的法定條件。
2. 學位申請材料必須齊全,內容詳實。
3. 答辯委員會組成人員應符合法定條件。
4. 學位論文的答辯及學位授予全過程,均應按有關規定嚴肅、認真、公正地進行。
本專業研究生完成規定的課程學習和其他培養工作,修滿規定的學分,通過學位論文答辯后,按規定授予管理學碩士學位。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