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迅經(jīng)典作品集萃(吶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故事新編)(英漢雙語對照,翻譯大..
- 所屬分類:
英漢對照
- 作者:
魯迅 著,楊憲益,戴乃迭 譯
- 出版社:
- ISBN:22591568
- 出版日期:2010-9-1
-
原價:
¥146.00元
現(xiàn)價:¥100.70元
圖書簡介
外文社推出的《經(jīng)典回聲》系列圖書均取自相關領域著名的、權威的作品,英譯則出自國內外譯界名家。每本圖書的編選、翻譯過程均極其審慎嚴肅,精雕細琢,中文作品及相應的英譯版本均堪稱經(jīng)典。一經(jīng)面世,便受到讀者廣泛好評,創(chuàng)下了連續(xù)暢銷十年的優(yōu)秀出版記錄。
我們意識到,這些英譯精品,不單有對外譯介的意義,而且對國內英文學習者、愛好者及英譯工作者,也是極有價值的讀本。為此,我們將《經(jīng)典回聲》系列重新編輯整理,設計包裝,增添了隨文注釋、經(jīng)典繪圖等內容,力求更加豐富準確,貼合讀者的需求。本系列將陸續(xù)推出,以饗讀者。
目錄
《吶喊》是魯迅的一部短篇小說結集,作品真實地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時期的社會生活,揭示了種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對中國舊有制度及陳腐的傳統(tǒng)觀念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較徹底的否定。收錄了魯迅在1918—1922年間所寫的15篇小說。其中,《狂人日記》、《阿Q正傳》、《孔乙己》等文章皆為魯迅的代表作。
《彷徨》收入魯迅先生1924年至1925年間創(chuàng)作的小說11篇。?
本書貫穿著對生活在封建勢力重壓下的農民及知識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關懷。《彷徨》的藝術技巧“圓熟”——深廣的歷史圖景;對人物命運的敘述滲透感情;“畫眼睛”“勾靈魂”的白描手段;豐滿的人物形象具有典型的意義。《野草》寫于“五四”后期,是魯迅先生的唯一的一部散文詩集。1927年7月由北京北新書局出版。收入1924~1926年所作23篇散文詩,書前有題辭一篇。以曲折幽晦的象征表達了20年代中期作者內心世界的苦悶和對現(xiàn)實社會的抗爭。《朝花夕拾》是魯迅所寫的唯一一部回憶散文集,原名《舊事重提》,作者說,這些文章都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回憶文”。《故事新編》,除“序言”外,共收《補天》、《奔月》、《理水》、《采薇》、《鑄劍》、《出關》、《非攻》、《起死》八篇。主要以神話為題材,故事有趣,想像豐富,是魯迅作品中僅有的以遠古為背景創(chuàng)作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