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6-03-13 相關院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教師介紹
姓名:王皓
專業(yè):工商管理
系別:管理學系
職稱:副教授
辦公電話:010-64494283
電子郵件:wanghao_uibe@126.com
教育背景:
博士,09/2001-01/2006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中國北京,應用經濟學專業(yè);
碩士,09/1998-07/2001
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中國武漢,西方經濟學專業(yè);
學士,09/1994-07/1998
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中國武漢,國際貿易專業(yè);
工作經歷:2006年9月至今,教師,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
教授課程:管理學原理,管理經濟學,公司治理,產業(yè)組織理論 ,人力資本經濟學
研究領域:組織理論與戰(zhàn)略、產業(yè)組織理論
主要研究項目:
1.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12-2014)“合資模式對寡頭合謀的影響機制分析:對中國轎車行業(yè)的考察(項目號:71103036)”
2.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10-2012)“產品差異化與戰(zhàn)略聯盟穩(wěn)定性——中國轎車行業(yè)實證分析(項目號:09YJC790037)”
3. 參與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2013)“制度環(huán)境、合法性約束、市場進入和成長戰(zhàn)略——基于北京市高科技企業(yè)的實證研究(項目號:9132015)”
4. 參與北京市社科基金(2012)“首都文化產業(yè)發(fā)展與金融創(chuàng)新體系研究(項目號:2012-10)”
5. 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12-2015)“全球化背景下我國大學畢業(yè)生求職成功的影響因素研究:行為和情緒視角(項目號:71172154)”
6. 參與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術創(chuàng)新團隊(2011-2014)“新興市場企業(yè)的國際化戰(zhàn)略創(chuàng)新團隊(項目號:CXTD2-02)”
7. 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10)“我國企業(yè)發(fā)展國際品牌戰(zhàn)略模式研究(項目號:10CGL023)”
8. 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10-2012)“轉軌經濟下中外合資企業(yè)的控制權動態(tài)演進與績效的關系研究(項目號:70902034)”
9. 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10-2012)“基于租金和價值量治理市郊的控股公司研發(fā)外包研究:理論、實證與中國的應對策略(項目號:70972063)”
10. 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7-2008)“促進我國民間創(chuàng)新活動的政策支持體系研究(項目號:70641026)”
主要研究成果:
1.學術期刊文章
[1] 王皓,“合資模式對市場勢力來源的影響:以中國轎車行業(yè)為例”,《金融研究》2013年第8期,207-220頁;
[2] 周煊、程立茹、王皓,“技術創(chuàng)新水平越高企業(yè)財務績效越好嗎?—基于16年中國制藥上市公司專利申請數據的實證研究”,《金融研究》2012年第8期,166-179頁;
[3] 王皓,“差異化產品價格戰(zhàn)的產生與擴散機制分析”,《經濟評論》2012年第2期,16-22頁;
[4] 王皓、馬翠花,“中國轎車行業(yè)的品牌價值及其動態(tài)變化趨勢——基于特征價格模型的實證研究”,《當代財經》,2012年第2期,78-86頁;
[5] Wang, Hao and Wang, Fen-Mian,.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R&D Efficiency of China's High-tech Industry, Contemporary Asian Economy Research, April, 2010
[6] 王皓、李玉紅,“企業(yè)演化的動態(tài)特征及其對勞動就業(yè)的影響”《經濟管理》,2010年第7期,1-7頁;
[7] 王皓,“金融危機對產業(yè)結構的影響”,《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7月2日;
[8] 王皓、王分棉,“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國際競爭力與科技資源配置效率關系的實證分析”,《財貿研究》,2009年第1期,8-12頁;
[9] 李玉紅、王皓,“企業(yè)演化、中國工業(yè)生產率增長的重要途徑”《經濟研究》,2008年第6期,12-24頁;
[10] 林漢川、王皓、王莉,“安全管制、責任規(guī)則與煤礦企業(yè)安全行為”,《中國工業(yè)經濟》,2008年第6期,17-24頁;
[11] 劉成彥、胡楓、王皓,“QFII也存在羊群行為嗎?”,《金融研究》,2007年第10期,111-122頁;
[12] 王皓,“北京市高新技術企業(yè)沖刺‘納斯達克’評析”,《北京市經濟管理干部學報》2007第4期;
[13] 李玉紅、王皓,“企業(yè)生產率動態(tài)研究前沿探析”,《外國經濟與管理》,2007年第6期,7-13頁;
[14] 王皓、周黎安,“中國轎車行業(yè)的合謀與價格戰(zhàn)”,《金融研究》2007年第2期,156-165頁;
[15] 王皓、李玉紅,“資本結構理論發(fā)展與國內實證研究綜述”,《南開經濟研究》2005年第2期,107-112頁;
[16] 王皓、李玉紅,“資本結構動態(tài)調整模型——滬深股市的實證分析”,《經濟科學》2004年第3期,54-62頁;
[17] 趙俊、王皓,“中國封閉式基金折價與管理績效的關系”,《浙江金融》2004年第10期,22-23頁;
[18] 王皓、方齊云,“入世后的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挑戰(zhàn)、機遇、對策”,《國際經貿探索》2000年第4期,15-17頁;
[19] 王皓、方齊云,“現代企業(yè)家理論評述”,《經濟學動態(tài)》1999年第5期,68-71頁;
2.科研專著
[1] 王皓,《產品差異化、價格戰(zhàn)與合謀集團的變遷》,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7年5月出版
[2] 方齊云、王皓、李衛(wèi)兵、王濱,《增長經濟學》,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
3.研究報告
[1] 王皓,“全球危機下中國汽車制造企業(yè)成功并購的機遇、風險與對策研究”,研究報告,中國汽車工業(yè)協會專用車分會、湖北三環(huán)專用汽車有公司釆納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