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師范大學2013企業管理考研沖刺復習經驗談(轉)
查看(527) 回復(0) |
|
![]()
|
發表于
樓主
南師大企業管理專業在考研初試時考管理學和微觀經濟學,方向會分為五個方向,有財務管理、市場營銷、運營管理、戰略管理、創新和創業管理。在所有經過復試考進來之后,又細分為系里管,市場營銷方向的歸市場營銷系管,財務管理方向歸財務管理系,剩下的三個方向化為企業管理系。但是在上課時專業必修課都在一起上,選修課可以互選,每個系里都有很多博導。就我所知,市場營銷系里的老師博導最多,其中,吳曉云是研究服務營銷和全球營銷,挺厲害的,還有許暉老師研究國際化企業管理這塊挺厲害的。財務管理系的李莉和黃福廣跟王全喜都是學術大牛,其中,王全喜老師還受聘為多家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課程方面,齊岳會上投資組合跟基金管理、王全喜會上戰略財務重組。
有不少同學問我南師大會不會歧視跨考生。這個問題是這樣的,別的專業我不太清楚,但是企管專業上工科的學生考進來的每年也是有一些的,比例的話不是太多,20%左右吧,很多是本科學管理方面的其他專業考過來的,比如信息管理、物流管理、工程管理等等,這個也算是跨考一方面,所以本科是營銷或者財管再考進來的也并不算太多,但是也有,是這樣的保送生比較多,直接考得不多。所以企管不可能歧視跨考生的,否則怎么招人呢。跨考生還是很有競爭實力的,畢竟大家奔著自己喜歡的專業來復習,總會有動力的。 還有就是歷年錄取率和初試分數線的問題。個人淺見,光看錄取率和分數線是沒有什么意義的。原因有兩點,從學校的官方數據看,每年錄取率超低,可能8%都到不了,但是如果將300分以下的除去(300分以下實在不能算做有競爭力了),實際上人數要少一半了。另外,每年題的難易程度不同,所以每年的初試分數線也會有很多差距,比如說10年的初試分數線是350分,而11年的初試分數線為385,所以這個浮動很大,到了今年12年變成了370分,所以沒法用一個分數線來衡量這個分數線的劃定標準,它是根據商院招收的人數跟分數的多少來最終確定初試分數的,至于英語和政治的分數線一般是劃到60分,這在經管里面是挺穩定的分數,而數學和專業課一般都是劃到90分,這個幾乎沒有變過。 專業課考的是管理學和微觀經濟學兩部分,管理學占100分,微觀經濟學占50分,總共指定四本書,但是復習起來的話主要是以南師大的那兩本為主就可以了(這是公認的真理,呵呵,以前前輩們都這么說),另外就是教輔資料可以用南京師范大學企業管理考研沖刺寶典。張玉利那本管理學教材出版的已經很早了,每年都會指定這本書,當然南師大的企管考研,專業課壓分壓得很低,幾乎沒有考過120分的,所以要提分的話要在數學上提分,還要保證在專業課上不拉分,管理學試題比較抽象,雖然每年的考題有些是重復的,但是還是比較常見的,在復習專業課時不能局限于課本上的知識,如果想拿高分的話必須要有對管理學的一個通篇理解,在五個管理職能理解的基礎上去嘗試案例分析,時常關注商業案例新聞,用所學的管理知識自己去分析思考,還有就是對于教材的話也要多看基本其他幾本比較經典的著作,比如說羅賓斯的《管理學》這本書比較好,能夠幫助你更好的理解管理學,還有就是多讀讀大師的著作,比如說彼得德魯克、彼得圣吉等,模擬方面可以用南師大企業管理考研模擬五套卷與答案解析,還有就是一定要對管理學有自己的理解,參考答案說白了只是一個參考,只有在真正作答問卷時才會發現還得自己去發揮,所以答案不能死記硬背,要去理解,形成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概念,當拿出一個概念比如說問你你是怎么理解管理學的科學性時,你要知道科學性是什么東西,然后管理學是什么,兩者又是如何結合的呢,這樣才能反復理解找到答案,像管理原則啊、基本原理啊等等可以指導實踐并能帶來管理的績效的提升,所以這才具有管理科學性,那么說藝術性又是是什么呢,首先要理解藝術的東西比較抽象,沒有統一的標準,但是它存在藝術性的東西,管理是管人的,而人是復雜的高級的動物,所以體會體現出藝術性的本質,不同的管理方法會有同樣良好的管理效果產生,這就是藝術性所在的原因,所以在學習管理學的時候要常常思考這些問題,不能死學。復習過程中有很多想法,寫起來都忘了,管理學暫時就想到這么多。最后說下微經的復習,由于南師大企管主要是針對管理學的,所以企管并不是很強調微觀經濟學的難度,這個在復習時候可以著重課本上的知識就可以了,做好筆記,把每個知識點搞懂,不用太深挖,畢竟不是考經濟學,所以這個稍微中規中矩一點,不是很困難的事情。 |
回復話題 |
||
|
|